年10月小树林。陈毅背靠着树,受伤的右腿绑在另一棵树上。警卫员正在挤脓血。突然,一块碎骨被挤了出来……
这条伤腿已经困挠了陈毅一年多了。
一年前的年8月底,红*第五次反围剿时,陈毅和警卫员一起视察硝烟弥漫的前线阵地,突然被一块弹片击中右腿胯骨。
警卫员和战士们赶紧把陈毅抬到后方,卫生员检查后发现,陈毅右胯骨已出现粉碎性骨折,需要动手术才行。由于条件简陋,卫生员只好先进行了清创止血和简单的包扎。
年10月初,红*要长征转移,身受重伤的陈毅被留了下来。出发前,周恩来发现陈毅脸色蜡*,一问才知道由于伤员多,医院还没有顾上给陈毅开刀做手术。
周恩来着急的说:“这怎么行,不开刀,里面的子弹怎么取出来?”
于是,在周恩来的坚持下,医生们把已经装箱的医疗器械和设备打开,给陈毅做了手术,取出了腿里的弹片,并配了一些药留给陈毅。
手术后不久,中央红*主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陈毅则率部留在了中央苏区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斗争。
要知道,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是非常艰苦的。由于没有根据地,只能住在山上的茅草棚或山洞里,且经常缺衣少食,医药也匮乏。
而陈毅的伤腿子弹虽已取出,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简单,手术不彻底,导致陈毅的伤腿时好时坏。
年6月,陈毅伤口复发,他只能在伤口上擦点万金油,用一块布包扎住支撑着。
年10月,叛徒龚楚制造了北山事件,诱杀了北山游击队60多人,逮捕了30多人。为了稳定北山游击队的*心,陈毅带了两名警卫员冒雨在山道上昼伏夜出,前往北山游击区。
不料,途中由于劳累加淋雨过度,陈毅的右腿伤口再次复发。在一片小树林里,面对无医无药的困境,陈毅让警卫员打来了一盆山泉水,开始自己挤伤口的脓血,后来又叫警卫员帮忙挤。
警卫员发现,每挤一下,陈毅就会痛得像触电般颤抖一下,脸色蜡*,既不忍心,也不容易挤。
大汗淋漓的陈毅背靠着一棵树,忍痛告诉警卫员用带子把自己伤腿绑在另一棵树上,挤的时候再疼,伤腿也不会再抖了。
就这样,警卫员硬是把陈毅右腿的脓血全部挤了出来。挤到最后时,突然一块碎骨被挤了出来,原来陈毅伤腿的复发正是它捣的*。事后,陈毅拿清水把伤口冲洗一下包扎好便继续上路了。
来到北山游击区后,警卫员流着泪向游击队员们讲述了陈毅挤骨疗伤的事,大家深受感动。
陈毅对大家说:“游击战争非常苦,身体弱的、不能跑的、不能坚持的可以自愿回家。不过希望你们不要叛变,不要不辞而别。要握手告别,后会有期。以后想回来随时欢迎。”然后陈毅摸摸自己的脸:“别看我面*肌瘦,我可是要坚持斗争的,就是剩我一个人也要干。”
在陈毅的精神鼓舞下,游击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信念,最终成为当地游击斗争的骨干力量。
陈毅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参加过长征的。但三年游击作战的苦难和危险不亚于长征。
而青年求学时的陈毅其实只是想当一名文人。陈毅回忆说,他那时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很浓。曾发表过短篇小说《报仇》《十年的升沉》、白话诗《春光》《游云》等。
那么,是什么样的境遇,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信念把一个瘦弱文人变成了如关云长般刮骨疗伤的武将呢?
是当时*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就的,是满怀国家救亡、民族解放的力量炼就的,是坚定的救民于水火的共产主义革命信念铸就的。
当一名柔弱的文人满怀报国之志投笔从戎时,其革命信念注定坚强无比,也才有了陈毅不打麻药,挤骨疗伤的传奇。
近代以来,正是有了如陈毅一样的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才有了希望,并最终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完成了国家救亡、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
我们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中国人,一定要传承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