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规模利润最大化
□
本报
张俊琴
我省是畜牧大省,但生猪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生猪散户养殖效益差、质量低、防疫存在隐患;而大规模养殖同样有缺憾,一是生产成本高,二是一旦发生疫情损失严重。如何规避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安平县通过大力发展小规模养殖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
10月20日,在安平县马店镇苏村采访时,村民邱山林拿着一份跟当地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京安公司签订的合同说:“以前,咱日子过得紧。如今,京安给种猪,国家给上保险,我家的日子也有盼头了。”
安平县是我省传统养猪大县,生猪常年存栏40万头,年出栏70万头。邱山林仅仅是该县64户得到京安公司扶持的受益者之一。从散养户摇身变成规模养殖户,说起来容易,但毕竟不是每个生猪养殖户都可以一掷千金,为了缓解农民缺乏启动资金的问题。近年来,安平县在生猪生产过程中,探索发展了小规模养殖。
今年9月,京安公司以赊销形式,在安平县8个乡中,每乡选择了8户作为扶持对象,给每户提供20头能繁母猪,从猪场建舍的规划设计统一图纸,到统一供种、人工授精、防疫灭病、饲料配方、销售商品猪,全程服务费用均由京安公司承担。邱山林指着合同告诉:“一年后生产的第一批仔猪,返还公司60%的母猪款;等产了第二窝小猪再还剩余的钱。如果母猪出现意外死亡,保险公司还负责每头赔偿1000元呢。”
面对生产、市场双风险,安平县这些小规模养殖户可以说是无风险养殖。
科学养殖效益高
近日,安平县徘徊村村民靳勤波又卖了50头商品猪,净赚了3万多元。
靳勤波介绍说,今年5月以来,猪肉市场价格连续攀升,现在每头出栏生猪的纯利可达500元至600元。但是,日前在采访中却发现,即使面对这么高的利润和优惠*策,一些散养户在补栏时仍然顾虑重重。
为引导散养户走出“两年赚两年亏一年平”的涨跌怪圈,避免“随大溜”的损失,近日,安平县对小规模养殖户、大中型养殖场和特大型养殖场的生猪养殖效益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显示,以20头左右种母猪,不需要雇用工的小规模养殖模式来看,每头种母猪每年可生产育肥猪18头以上,每头出栏肥猪按100公斤算,毛收入1400元左右,而生产1公斤肉猪的费用也就6元钱,所以每头猪的纯利润在800元左右,1头种母猪的年纯利润是1.44万元。这种生产模式每年可获纯利润近30万元。而大中型(年出栏5000至1万头)养殖模式生产1公斤猪肉的费用就上升到8元,每头育肥猪的纯利润下降到600元左右,以年出栏5000头为合算,每年纯利润可达300万元。特大型(年出栏10万头以上)养殖模式生产1公斤猪肉的费用达到了9元以上,每头出栏育肥猪的纯利润在400至500元之间。
由此可见,小规模、大群体养猪形式的效益远远高于大中型、特大型生产模式。
防疫灭病有优势
“前段时间,周边省份发生猪疫情,幸亏有财*鼎力支持、畜牧科技人员手把手教我们科学养猪。不然,我早就垮了,”靳勤波补充道,他养了五六年猪,其实最担心的就是闹猪病。散养户和大型养殖场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就是疫病防治。
省畜牧兽医局畜牧与草原处有关负责人说,散养户乡亲邻里走动较多,疫情传播速度很快,甚至就连疫苗都是各打各的,不利于集中免疫。同时,散养户疫病诊断、监测技术落后,不能使用新型高效灭活苗、基因工程苗。出现疾病时滥用药物,甚至出现了为片面追求利润,超量或违禁使用药物添加剂的情况,造成猪肉中有害物残留超标的问题。
“实际上规模化养猪大户最怕的也是突发重大疫情,严重时像雪崩一样,挡都挡不住,一旦出现猪群闹疫病,只能全部扑杀,损失惨重。有的大中型养殖场可能因此就一蹶不振了。”刘振介绍说。
刘振认为,目前,他们试点扶持的小型规模养殖户在取得相对高收益的同时,比散养户和大中型养殖场的防疫风险要有优势。“公司技术队有6名技术员,及时指导养植户科学饲养,生猪免疫注射坚持一年四季普防与平时补针相结合的科学疫病防控。即使发生突发重大的疫情,不得已全部扑杀时,相对于大中型养殖场来说损失也较小。”
有专家指出,猪场多点分散,抗疫情能力最高。小规模养殖户实行统一供仔猪、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等,这样既可以保证养殖数量和商品质量,又可以降低养殖户的防疫风险,从而提高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和养殖效益。
*策保障更无忧
正是基于小规模养殖的这些优点,安平县在发展生猪产业上对小规模生猪养殖给予了重点扶持。安平畜牧局长田庆恒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凡新购进20-30头优质合格种猪的农户除国家的补贴外,还可享受每头100元县财*补贴。今年,他们将新发展300个饲养种猪20-30头的小规模养殖户,并积极鼓励京安、京涛等龙头企业以赊销的形式扶持小规模养殖户,不断提高小规模户的标准化饲养水平。到2009年,小规模养殖量将占该县养殖总量的60%。
田庆恒说,针对小规模养殖户缺乏技术、资金的实际,该县畜牧部门制订一套生产管理办法,从猪舍建设、生产管理、饲料配方、防疫流程上予以规范,并定期对他们技术培训。全县倡导在村外田间地头发展,各乡镇、村及土地部门为生猪生产所占土地按大农业对待;电力部门对生猪养殖用电一律视为农业用电,免收电力增容费;金融部门加大了扶持力度,确保农户小额、联保和农村小型企业贷款等优先用于生猪产业发展。
据了解,为增加养殖户的收益,近期,我省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小规模养殖户的引导、扶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将组织技术推广人员,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等,帮助养殖户解决良种、防疫中的实际问题。推进科学饲养,提高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和生猪出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