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最好的告别人处于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
TUhjnbcbe - 2025/1/21 18:20:00

01

如今我们只要走在大街上,或是在小区里,都能见到很多很多的老年人,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三人一堆,五人一群围坐在那里。

可以说,这种能走出家门独自出行的老人,算是生活质量高的老人。我们无法计算出还有多少失能失智的老人躺在家中,靠家人或保姆照顾,医院中靠药物维持生命。

每当看到这些现象,我会想起美国阿图·葛文德医生写的《最好的告别》一书。

这位医生世家出生的年轻有为的医生,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不同的视角,对老年人的衰老与死亡,和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常识进行了分析。

他做为医生反思着在这段过程中医生的职责是什么?是延长患者的寿命,还是保证患者生活的质量,作者倾向后者。

作者描述了身边的亲人因为衰老和绝症而一步步离去的场景,他用他细致地观察和思考探讨着在亲人的最后时光里,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让我们的亲人得到最后的安宁与解脱。

他说:“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但是对之不予思考的社会,最后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最终我们入住回应各种社会目标(医院的床位,到解除家人的负担,到应对老年人的贫困问题)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02

我接触过很多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态—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有位医学专家总结说:“老年是一系列不断的丧失。”还有一位作家说的更加苦涩:“老年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

我想,说这些话的人也许是有一定的考证,也许他们经历过了家族成员的逐渐衰老。

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你是亲眼见证过人因病而痛苦不堪地生存过程,目睹病人的生存状况,那种内心里想让他好好地活着,但不想让他再有疼痛的心理,是一种无能为力、矛盾的压抑心理。

其实,也不必太悲观,有些老人是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注意饮食、控制血压、在需要的时候积极治疗),他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控自己的生活。

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都会集中到一个点上,到了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者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

由于医药的作用,再加上突然死亡的人减少了,大多数遍人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而无法独立生活。

阿图·葛文德医生说:“我们不愿意思考这种可能性,结果,大多数人都没有为之做好准备。很少有人在已经太晚、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之前,哪怕稍微想一想,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如何继续生活。”

03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

是呀,这是让很多人苦恼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地生活,但往往是事与愿违,衰老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事实,最终,人们担心的危机还是不期而至。

李阿姨年轻时是一名小学老师,为人师表的她很懂的自律,虽说老伴在她刚刚退休时就去世了,她已经独自生活了30多年。一直表现很坚强、很自立。

但是,再坚强的人,对于老去是无法避免也是无法抗拒的。这是全世界的人都要走的路。

有一天,她突然在家中卫生间摔倒了,将胯骨摔坏。儿女们往她手机上打电话时,她无法爬到床头柜边接听电话,只好任电话狂响。儿女们感到不妙,火速赶回家看看个究竟,见妈妈痛苦地躺在冰冷的瓷砖地上,让人心痛。

李阿姨很快就被医院治疗。医院,医院有自己很好的办法,这是让家人们比较能放心的。但是出院后怎么办?

当儿女们与李阿姨谈起出院后如何生活时,李阿姨显出了极度的悲伤。她不愿意改变自己一个人独居的生活。但儿女们极力反对她一个人独居。

这种事情是很难谁说服谁的,李阿姨在住院期间,自己也感到了丧失生活能力的悲苦。就这一摔,揭示了她的生活已经变得多么脆弱。下床、上卫生间,即便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对她来说都是噩梦般的混乱。

儿女们商量李阿姨轮流由四个子女轮流照顾,但必须要请一个常住家的保姆。就是单单的找保姆,已经让儿女们伤了脑筋。

保姆市场中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抱什么心思的人都有。要想找到一个非常靠谱的保姆是很费心的。

好在,他们找到了一个暂时认为是合适的保姆,帮他们打理一切家务和照顾李阿姨。

04

大家都认为,这对李阿姨的子女来说都是解脱,摆脱了护理老人的种种负担。但是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一方面,保姆很用心照顾老人,比如洗浴、如厕、穿衣服以及一个老人身患重病需要呵护的各种需要。

尽管保姆付出了各种努力,而李阿姨觉得保姆的照顾不但不用心,还把自己当成病人,没当成人。比如,李阿姨有自己的梳头方式、洗头的次数、换内衣的时间、穿衣办法等等。

李阿姨说,保姆和其他人就这些事情没有征求过自己的意见,保姆也不明白怎么做。她无论怎么费力跟保姆解释,她就是不明白要点。

李阿姨怒不可遏,想撵走保姆。可对于儿女来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保姆走了谁来全天候照顾,这些事情,导制了家庭矛盾和怨恨。

05

李阿姨的骨伤稍有好转后,被儿女们送进了我们当地最好的一所公办养老院。我再次见到她时,她仍然处于沮丧的状态。她告诉我说:“我觉得好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自己好像被家人抛弃了。”她的声音沙哑,说话间眼圈红了。

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让她很恐惧新的环境。家是她唯一觉得有归属感,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地方。放弃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意味着放弃过去几十年为自己营造的生活。

但是摔了以后,她一个人住显然已经不再安全了。

她说,她想找一处她自己喜欢的、能感觉如鱼得水的地方,但是办不到。她一点也不开心,也没有完全适应,她显得前所未有的沉默寡言。大体上,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她眼睛里的光芒不见了。

06

阿图·葛文德医生说:“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但是在我们体内的最后一个备用系统失灵之前,医学护理可以决定这条道路是猛然下降,还是舒展平缓地下降,使我们可以更长久地保持至关重要的生活能力。”

这个社会继续往前发展,当人年老后,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要在养老院度过他们最后的时光。如何让养老院也有家的感觉,如何让这段最后的时光看起来不是在等死,作者通过观察和实例,举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法。

这些方法最根本的实质在于让住在养老院的人们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有他们的独立和自由,安全则是其次需要考虑的问题。

做为一个中年人,作者描述的养老院的生活离我还非常的遥远。看完作者描述的享有独立和自由的养老院的生活场景,会觉得衰老也没那么可怕,虽然肯定不会有田园牧歌那样的老年生活场景,但最后的时光里我们还有自主权,还享有人的尊严,这样就非常足够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好的告别人处于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