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红色特工项与年把事关红军生死存亡的一份绝密情报藏在字典里,准备带到苏区交给组织。项与年发现国民党军队封锁了进入江西的道路,并且对来往行人进行严格盘查。项与年一路奔波劳碌,整个人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酸臭味,看上去就是个乞丐。
为了尽快通过关卡,项与年用石头砸掉自己的几颗门牙,把情报藏在发臭的食物下面,步履蹒跚地走向盘查的士兵。士兵们老远就闻到项与年身上的恶臭,他们退后几步,捏着鼻子,冲项与年不耐烦地挥手,项与年顺利进入江西。组织看完情报,决定提前带领红军长征。
一、红军北上
项与年带来的情报让组织深感事态严重,组织决定留下一部分红军在苏区迷惑蒋介石,并且掩护主力军撤离。蒋介石制定了铁桶计划,准备将红军困死在江西瑞金,通过不断推进战线,配合空中炮击,将红军一举歼灭。
10万红军在蒋介石的铁桶计划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组织留下1.6万人在苏区和国民党军队周旋,吸引蒋介石的注意力。8万多的主力军迅速集结,在铁桶合围的计划完成前,提前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陈毅在战斗中被子弹打伤胯骨,接受手术后,身体还没有恢复,不适合长途跋涉。组织决定让陈毅留在苏区,指挥留守的红军和敌人斗争。苏区的红军有两支,一支驻扎在江西,另一支驻扎在福建。福建的留守红军只有多人,和国民党军队作战后,仅幸存一百余人。
陈毅负责指挥留守江西的红军,这支军队里真正能打仗的仅有一万多人,其余的人除了女兵,就是老弱病残的战士。陈毅本来想把这支军队分散,带到山里藏起来和敌人打游击,却遭到了项英的反对。项英坚持要守住根据地,和敌人正面激战,同样只剩下一百多人。
看清现实后,项英终于同意陈毅的做法,带着仅剩的战斗力躲进山里。福建的幸存兵力也藏进大山里,等待复出的时机。留守苏区的1.6万红军,几乎被敌人消灭,仅剩不到三百人的兵力。对于幸存的红军来说,如何在大山里活下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艰难度日
陈毅带着仅剩的一百多人在山林里游荡,躲避敌人的追击。敌人封锁了村庄,并且恐吓村民,禁止村民和红军接触。陈毅的队伍面临食物短缺的局面,他们只能在山里挖野菜、摘果子吃。运气好的时候,他们能猎到一些动物烤着吃,更多的时候他们食不果腹。
主力军长征前,给留守的红军准备了一笔丰厚的钱财,甚至有大量的金条。陈毅向战士们公示这些钱,并且把钱分给可靠的战士保管,战士们打消了顾虑。虽然有钱,但是他们买不到粮食。对于偷偷接济红军的老百姓,敌人对他们实行枪决,以此恐吓老百姓。
在山里打游击的日子太苦了,队伍里出现思想松动的迹象。一些战士偷偷地脱离队伍,想到山下生活。逃跑的战士被抓回来,没过几天再次逃跑,抓逃兵的人怒火中烧,想把逃兵枪毙。陈毅却说:“不行,就算是杀了也没用,一个人跑,其他人都想跑。”
陈毅理解战士们的难处,这样被困在山里的日子没有盼头。陈毅早就看出一个受伤的战士想离开,就对他说:“你留在山里和我们在一起也没用,你的伤没好,又落下残疾,跟着我们也是送死。”陈毅派人偷偷地把这名残疾士兵送到山下,藏进老百姓家中生活。
其他战士面面相觑,陈毅开诚布公地说:“大家想走的就走吧,山里的日子太苦了,不能强行把你们留下来。就算只剩我一个人,我也会继续等着和组织汇合。”陈毅给一些去意已决的战士发放路费,让他们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护送他们下山进村。
陈毅的做法让动摇的军心得以平息,许多战士打定主意跟着陈毅,大家的革命信仰再次得到重塑。没过多久,一些下山的战士又跑回来,再次回归队伍,陈毅大方地接纳他们。苏区百姓对红军的忠诚度极高,他们想方设法地给陈毅的军队提供帮助。
敌人封锁大山,不准百姓们进山。百姓们忍耐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和敌人抗争:“不让进山,我们吃什么?我们的田在山里,我们要进山采药、打猎、耕地!我们没有粮食,你们也没得吃!”国民党军队只能放老百姓进山,派军队监视他们。
结语:进山的百姓故意掉落食品、衣物,让红军补充物资。陈毅开始派一些干部下山潜入村子购买食物,百姓们自发地掩护红军,红军在大山里生活了3年。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国共达成统一战线,陈毅终于带着幸存的红军和组织汇合,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