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二战法军有多差战前不仅没做好准备,还全程
TUhjnbcbe - 2025/4/13 23:20:00

说起二战中的法国,估计很多人都会表示法国是堪比意大利的存在。战前孔武有力的法兰西男儿,在战争爆发后一个一个都成了法兰西软蛋,被德国装甲部队打得找不到北,连巴黎都成为了德国人的战利品。说实在的,这实在是让人费解的事情,毕竟法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还号称是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一战中的法兰西男儿们更是把德国的汉斯们按在地上摩擦,怎么到了二战里就拉胯成这个样子?

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段子,然而现实情况是,历史上真实的法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拉胯,胯骨都要拉断了的那种……

首先我们先说说法军的部队是怎么样的,战前的法军秉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光荣传统”——轮班制度。通常来说,轮班制度是这样实施的——各团级部队各连抽签,和现在抽奖差不多,抽中的幸运儿去后方休整。

但这可不是指他们完全就去度假了,而是要去后面给集团军的各级将领修个度假村啊,建造个运动场啊,搞个运动会什么的。反正这些人去后方就是耍猴戏了,基本忙着照顾法军那群酷爱享乐的将军们。

看到没有,法军官兵在军队里别的可能没学会,可他们必然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建筑工人,捎带脚成为出色的业余运动员。军队搞成这个样子,感觉残废荣军院里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拿破仑、霞飞、福煦在里面气地打挺有没有?什么?你问后方的法军连队休整结束是不是回原部队?不不不,这个事情怎么能轻易回原部队呢?这些连队去哪完全要看法军将领们的决定——靠拍脑袋的方式。

于是法军在年就出现了非常让人无语的情况,动员出来的步兵团经常是直属炮兵来自某个师,而反坦克炮团则是另一个师来的,工兵连是战前动员的,团里的一营机枪连可能来自边境某个要塞团,而一连则是法军北非师的兵,二连保不齐是哪来的黑人,三连才是正宗的法国人,但多半也是来自别的部队。就这七拼八凑出来的步兵团,要是能有战斗力那才有鬼呢。

附带一提,这些法军步兵团的后勤汽车队非常忙碌,每天忙于运输各类物资,但就是各团团长管不了他们,因为这些家伙都去给德法边境那些纸面上的物资仓库补齐物资。当然,这些汽车队也没少干点私活,说白了就是拉一点私货上去。就算整个法军防御带没有一枚地雷,这个物资也是需要拉私货的。结果就是步兵团的电台、地雷都不翼而飞了,汽车队表示没看到。

至于法军那些看上去牛气哄哄的装甲部队,他们的后勤也没好哪去,因为他们的油料补充完全依赖于部队驻地和民间加油站。而且装甲部队基本上也都是被拆散了,通常会随机抽一个装甲连派到一个遥远的地方,然后塞进某个部队里修工事、训练上个把月。

屁股还没坐热乎呢,这个连队跑到另一个部队去了,再训练一个月,然后给将军们修个度假村什么的。至于训练也是放羊状态,精锐部队一周练三天,普通部队一周练一天、差劲的部队半个月练一天,其余时间都在摸鱼。

好吧,法军这些部队是不怎么样了,基本上战争里就不能指望他们有啥表现了,那么法军吹了好多年的防线工事总能好点吧?对不起,那地方更不能看,因为它们的完工只存在于纸面上……

在纸面上,德国人未来要突破的阿登地区应该被法军布雷枚以上,可实际上下发给部队也就不到枚各型地雷,真埋下去的有没有不好说,因为德国人在突破阿登地区后还缴获了不少,但德国人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过期失效的残次品。

需要指出的是,马斯河防御地带的水泥消耗在纸面上是立方米,修了一道拥有各式碉堡和配套障碍物的防线。但是这些碉堡在德国人来的时候还没拆掉脚手架,好多碉堡的射击孔都没打开,外围的野战支撑堡垒等同于地基状态,里面的配套设备一个都没送来,全都囤积在巴黎的法军仓库里。

其实和年比较一下,这都算是好的了,因为年的时候,驻守在马斯河的法军还得自己在纸面上才有的碉堡位置上挖坑呢,40年好歹已经把水泥变成了碉堡。顺带一提,守卫马斯河的部队还是两个超级水货集团军,第2和第9集团军,考虑到他们守卫的区域是这个鸟样子,我想我们不用奇怪为啥他们一开战就跑掉了……毕竟,就这样的区域也根本守不住啊。

另外说一句,其实马奇诺防线整体也没好哪去,理论上应该驻防在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要塞部队和施工队,在年9月宣战的时候,还有四分之一在后方修整(给将军们修度假村),或是忙着开运动会,剩下的也有一半在忙于吹牛泡妞。

战争爆发后,法军才加紧修筑马奇诺防线,为了让议会的官员和法国媒体相信要塞修筑完成,防线上的不少炮塔根本没有弹药,除了一门火炮和用于摆拍的炮弹之外,就啥也没有了……

那么在法国就没人发现,自家部队是这么个鸟样子吗?别说,还真有,但这个人不是军人,而是法国议会陆军委员会的议员皮埃尔·泰廷爵。此公在年3月沿着阿登地区的法军防线转了一圈,结果发现法军的防线形同虚设。

他本人急忙向法国战争部长爱德华·达拉第和法军总司令甘末林递交了报告,表示法军在阿登地区的防御过于简陋,太过寄望于马斯河和阿登森林对色当的保护作用,并指出如果德军越过阿登地区,那么德军就会渡过马斯河,然后一股脑的杀到色当去。

皮埃尔的报告有用吗?对不起,报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甘末林认为皮埃尔是在刺探法军的军事机密,报告直接送去办公室吃灰了,皮埃尔本人也被法军情报部门监视起来,防止其在报纸上散播这些消息,以免他在民间散布失败主义情绪。

达拉第倒是派了几个特派员下去视察,但这些人被甘末林派出去的军官拉去吃喝玩乐,顺带住了两周的温泉酒店,然后这事就算盖过去了。唯一的结果就是法军司令部写了一份布防总结,不过这份报告只是被用来搪塞法国议会和法国战争部,其余作用完全没有。

混乱,绝对的混乱,法军部队已经是乱成一锅粥了,但如果你觉得这就算完了,那你就太低估法国人了,因为法军高层也是乱成一锅粥。事实上,在年3月,法国最高统帅部从马恩河迁到了巴黎东部郊区的万森城堡,目的是方便成员去巴黎参加舞会。

结果因为一连串在舞会上的社交冲突——包括但不局限于政见不同、战略分歧和舞会上抢女伴——法国总理雷诺和海军部长达尔朗与达拉第和甘末林等人势成水火,最后直接导致法国东北部战区被从甘末林的指挥下割裂出来,交给了阿方斯·乔治将军。

这下可好,法军的指挥体系彻底乱了,法军拥有两个联合指挥部,甘末林和乔治各一个,然后陆军指挥部还有三个,乔治、甘末林和雷诺各一个。这个诡异的情况搞得英国远征军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命令了,别说英国远征军不知道,就连法国军队自己也知道该听谁的。

结果就是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的指挥体系乱成一团,各式各样的错误命令漫天乱飞,搞得各部队晕头转向的。

由此可见,法国战役里的法军真的是不行,战斗力弱又内部混乱,所谓的做好了战争准备只停留在纸面上不说,还闹出了“不能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闹剧。个人认为,整个法国战役能打上六周,估计全靠了对面的德军也是经验不足,又有英国远征军给法军帮衬着,否则恐怕法军六天就崩溃了,哪还用得上六周?

参考文献:《法国战役中的第10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闪击英雄》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战法军有多差战前不仅没做好准备,还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