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家里太奶奶去世了,活了90多岁了,都说这是喜丧,都说老人有福气,都说小辈们孝顺,但是其实这两三年,老人是把所有的罪都受了。
本来很健硕的老人,前年冬天遛弯的时候摔了胯骨后,一直恢复不好,从无法走路,到后来趟床上无法生活自理,再到最后的神志不清,在无意识中离世。
其实每个人都想要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毕生都在为此努力。
我看着太奶奶这多天的日日夜夜,每晚因为疼痛无法入睡,别说什么生活质量了,只能说是活着而已。
活着和生活的区别,大概就是我们是否“活好”的判断依据。
最近看到这本《从活着到活好:美好生活的条法则》,在这本书里,作者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观察和实践,从平衡、自信、运动、消遣、饮食、学习、育儿、工作、退休等11个方面,总结出了条培养积极生活态度的经验法则。
细细读来,私以为本书总的原则离不开一个词: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岁月和解,与生活和解。
书中一共写了条生活法则,教我们学会用全新的观点和心态去感受生活,感受自己的内心,让我们活得更开心,更有价值。
如何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可是想要活出自我,享受当下,做一个快乐、美好的人,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拥有满足的心境,更需要我们拥有生活的智慧。
《论语子罕第九》里有句经典是这么说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什么意思呢?
大意是,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其实,就是做自己。
也就是,他强任他强,我自清风拂山冈。
正如书中提到的,你的同事每天早上8:15就进入工作状态,你的兄弟经常每天花1个小时在健身房锻炼身体,那又怎样?无须在意!
只要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然后尽可能多地去做就好了。
如此一来,生活就会轻松很多,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
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在生活无尽的烦恼中,找到安宁与幸福的方法。
01、照顾情绪,学会满足。我们要像培养健康体魄一样,用心地照顾心理上的健康,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满足感、幸福感。
02、与食物为友。不要挑食,不要暴饮暴食,把食物当朋友,你就会减少很多因食物产生的烦恼。
03、相信自己,不停学习。学习,能让我们认识自己,能让我们感知到自己和对方的内心,让我们怀着空杯心态,时刻不忘充实自己,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感到空虚、失落。
人生是一场接纳自己的过程,活好,就是对自己的最好奖赏,静下来翻开读一读,你会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