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03/6210222.html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五,全中国约有1.7亿个包裹被投递。而在接下来的双十一剁手狂欢中,一天就会爆出超10亿个快递订单。这些数量惊人的包裹,是怎样被顺利投递的呢?你每天的平凡生活,都是由无数个当代奇迹构成。快递就是其中之一。要了解整个快递网络的运转,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一个平凡包裹的平凡之旅。以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通达系”为例。快递员揽收快递,送到区域网点,网点送往市级分拨中心。如果是发外省,通常还要发往省级分拨中心。在省级中心,会根据目的地对上百万个包裹进行分类,发往不同省。其中,大约有16%的快递会坐飞机,其他则通过高速公路或者铁路。抵达目的省的分拨中心之后,要再次按照目的城市细分,装车发往市级分拨中心,再从市级分拨中心发往配送点,最后由快递员送到你家。当然,这只是一个标准模型,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业务量大的市级分拨中心也会直接建立物流干线,跨省连接其他中心,一切以就近和效率为指导原则。在每个分拨中心,快递会停留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同样的干线输送距离,你的快递经历的分拨中心越多,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这个流程看上去简单,但是放到中国庞大的人口中,就不一样了。根据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快递业有超过个分拨中心,7.1万个城市公共快递服务站,6.7万个农村公共取送点,覆盖了98%的人口。一年之中,有亿件快递被妥善投递。仅仅今年9月份,就投送了56.9亿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能跟中国的快递量级相提并论,就是……外国。让人惊奇的不光是庞大的快递量,还有速度和便宜到哭的快递费。从哈尔滨发一个快递到深圳,距离公里,送上门只要4天,而快递费最低不到20元。为什么能这么便宜?我们可以把快递系统简化为一辆货车。一趟车的运输成本固定,装货越多,平均每件货的运输成本就越低;如果运货需求太少,要么装不满就上路,速度快,单价高;要么等很长时间凑满一趟车,单价低,但速度慢。中国庞大的人口和消费需求,让我们在任何一个有快递的城镇,都能分分钟凑满一辆车,让快递又快又便宜。为了让你真切地理解快递能有多便宜,我们带你去一个地方。中国快递量最大的城市是广州,第二是……义乌。下面是数据环节,请坐稳扶好:作为电子商务聚集地,义乌这个县级市平均每天向全国发出万件快递。一辆快递货车可以装到0件货。由于摊薄了物流成本,从义乌发快递到万平方公里的任何一个地方(不含无人区),不要九九八,只要两块钱。如果是邻近地区,快递量又大,单价进一步拉低……全国人民眼红的“江浙沪包邮”就诞生了。这么便宜,快递公司会不会亏得当裤子?想多了。根据上半年的财报,中国几大快递公司纯利润率在6.1%到23.4%,挣得不少。要不是各大巨头还在纷纷砸钱搞人工智能、机器人、物流无人机,买大飞机造物流园区,净利润还要高得多。每年的双十一,中国快递业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大挑战。以年双十一为例,24小时之内,全国快递订单破10亿,是平时的7倍;快递投送量4.2亿,是平时的3倍。仅义乌就发出了万件快递,平均一个义乌人发了20个。你是剁手狂魔,义乌人是挣钱狂魔。大量的包裹涌入分拨中心,远远超出了分拨速度。于是,我们就会听到一个熟悉的词:爆仓。造成爆仓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人工分拨顶不住。一个熟练工每小时可以分个包裹。他要经过至少半年培训,熟记大量的地址,达到95%的分拨准确率。虽然只有5%的差错,但这也意味着每发出万件包裹,就会多出万元的损失。无论用什么办法,都难以突破这层天花板。难道,这就是中国快递业的极限了吗?改变这一切的,是一张快递单。它从原先的手写快递单,变成了能被智能设备扫描识别的电子面单,于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这里又不得不提到菜鸟网络。作为中国电子面单的开创者,它也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面单系统。你在双十一剁完手,商家发货时,系统就根据收货地址计算了它的投递全程,包括将来哪个快递员配送上门。分拨中心也不再靠人工,而是视觉扫描装置识别电子面单,自动分类。一台设备每小时能分拨10万件快递,差错率几乎为零。如果某个分拨中心涌入货物过多,系统还能通知转运环节,将包裹送到其他中心。甚至在双十一到来之前,人工智能已经根据往年数据和消费者行为,推算出了各个环节和网点需要增加的仓储、运力和人工。这个数据以小时为单位,也就是说,它能预测出一个分拨中心每个小时需要处理多少包裹,并据此调配车辆和人手。你的双十一快递迟迟不到,已经不是快递爆仓的锅,而可能是手动处理订单的商家还来不及发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等智能化的发货仓库普及了。你每一天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都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人间奇迹创造的。而这样的奇迹,未来还会更多。这里是让你对世界了解更多的视知TV。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