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A股跨境电商第一股”跨境通(.SZ)旗下全资子公司环球易购被工商银行深圳南山支行申请破产,有供应商堵在该公司门前嚎啕大哭、跪地不起的场景让人动容。
跨境通就是之前百圆裤业更名的,看到实体门店经营不行就转型跨境电商,按理说借助资本的力量跨境通理应经营如鱼得水,但如上图闹出这一出可见跨境通并没有有多通?查了跨境通的资讯发现早已被ST,在疫情助力下理应跨境电商经营更上一层楼,可遗憾的是看到此前新闻是百圆裤业核心团队重归,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专业的电商团队年亏损超11亿,看来杨老板跟随热点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做企业理应需要思考的不仅仅只是回报股东的利益,更多需要思考对国家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回报,也就是双赢或多赢,而跨境通只考虑金蝉脱壳破产了事,而让大多中小供应商为企业经营失败来埋单,这种陋习从跨境通改名之前百圆裤业加盟门店关闭就开始了,对于加盟商损失不予理会,这种行为非常不道德;
改革开放之初,办企业做生意更多为了生存,没有道德底线的原罪还可以宽谅,但时至今日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企业的底线思维还是如此猖獗,不能有效保护合作伙伴的利益视为割韭菜,再换个壳跟随热点再割新一波合作伙伴的韭菜,所以不难理解看看过去很多所谓“倒闭”破产企业,但没有“倒闭”破产的老板;
从做生意角度一个愿买愿卖,在双方约定的游戏规则确实是公平交易,但作为资源整合方的企业平台或品牌,对于企业经营目标实现需要供应端和渠道端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供应端供货、渠道端卖货都是需要产生投入与成本,做的并不是无本经营,但可恨的是有的强势企业平台和品牌自恃在某个阶段生意较为火爆,对于供应商和渠道商签署不平等条款,账龄周期严重超期,占用供应商和渠道商资金做其他多元化投入,失败了破产了事,没有企业应有的担当,类似巨人的案例也只是巨人,大多都是中小供应商和渠道商来承担;
4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至少在民生消费品已经相当市场化,频出的“金蝉脱壳”倒闭破产事件,昨天存在、今天存在、明天依然会存在;企业长期经营没有捷径,没有热点追逐,而是需要耐住寂寞、耐住诱惑,专注自己的企业经营、专注自己的行业,专注行业的垂直深度研究与投入,不要寄希望任何外部力量来改变企业,企业诚信经营的同时,改变的依然还是企业自身能力的成长!
从O2O、新零售、智能化、数智化、区块链、跨境、AI直播、社群等,这些都是大概念,都是平台商做韭菜收割的理论导向,从业者务实回归到现有生意状态,不要去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热点,一不留心被带入坑比比皆是,成功永远只是少部分的塔尖。
只有扎实做事情才能走的更远。大众化的中国鞋服产业目前就这档次,不要搞得云里来雾里去,似乎都在高科技,不就是卖一件衣服和卖一双鞋子而已吗?非要把自己绕进去做成数学研究模型。
对于供应商而言做好产品研发与生产,精益求精不要担心没有客户,何必放低身价先供货后收钱?渠道商做好市场渠道专注开发与零售运营,何必担心找不到合作品牌呢?当然,对于跨境电商子公司破产事件,中小供应商理应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利益不被侵犯,同时擦亮眼睛做好风险管控宁可生意做小也要防范类似事件再发生。
明天更美好,在本土市场消费内卷化的进程中,企业的底线思维必须要建立起来,每个企业必须要具备欠债还钱基本生意逻辑,这样本土市场才会越来越有序化。
程伟雄